l   失智症各階段的問題與需求

l   失智症各階段照顧的原則與重點

l   失智症各階段照顧的技巧與實務

l   失智症者健康管理

健康維護

口腔保健

營養照顧

1.失智者之心理社會反應:失智者在健康狀況的變化,會引起個案、家人和照顧者一連串相關改變,透過課程與實務經驗,理解失智者之心理社會反應
2.辨別及分析失智者的行為、心理狀態並進行有效溝通: 以實際體驗練習,辨別及分析失智者的行為、心理狀態並進行有效溝通。
3.如何以同理心去執行所謂溝通,嘗試用實際案例說明技巧。
4.透過互相討論,了解每位一線人的經驗以及可以互相激盪出更不錯的技巧。
5.透過每組分享結論,可以將零散的經驗,透過組內的整理,化零為整。
1. 失智症基礎複習:失智症是什麼?該盛行率為何?失智症的症狀ABC、名詞解釋。
2. 精神行為症狀之分類為何?各會產生哪些病症行為?失智症病患約90%曾出現行為症狀,行為症狀為造成照顧者負擔及生活品質下降的重要因子。本課程將簡介失智症行為症狀之病理機轉、表現,以及常見之藥物及非藥物治療。
3.目前國際上對於失智症精神行為問題處理概況及分析。
4.透過與學員間的討論,了解學員對於相關課程及所教授的識能是否了解。

失智症在照顧上,強調的是整合性的照顧,除了尋求藥物醫療,更需要其他療法的加入,例如參加專業機構進行非藥物治療的課程,如:音樂治療、園藝治療、懷舊治療與環境治療等。許多的精神行為症狀除了與大腦變化有關外,也與活動安排及環境因素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因此該怎麼安排日常生活,提供適當的居家活動,幫助長者維持身心功能及愉悅情緒,減少精神行為症狀發生也減少照顧者的壓力。

而成功老化有許多條件,不論是適當的社會參與、主動與獨立的生活以及有意義的貢獻等。其中主動與獨立的生活就是需要有利環境的支持,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健康老化議題也提到,就算個案的能力受限,但若生活在一個友善,支持性夠的環境下,個案仍然能夠去執行他們認為重要的事,面對失智症個案亦是如此 。失智症治療除了提供藥物及非藥物上的照顧外,營造適合其生活之居家環境空間,有相對的顯著性的效果。透過適當的環境營造,提供失智長者自主與自尊,且能將其生活能力發揮 到最大效益之居家生活環境來說是重要且必須面對的。

面對失智症患者的醫療照護,可能面臨之法律議題:
1. 常見的法律問題:
遺產分配、詐欺等常面臨到的法律問題。
2. 輔助、監護宣告:
失智症患者為保護個人財產,需以法院的輔助、監護宣告對財產為之,輔助、監護宣告的必備要件?法院如何判別應宣告輔助、監護宣告及相關案例分析。
3. 遺囑與信託:
遺囑與信託都是常見分配身後財產的方式,遺囑可以如何分配財產及目前常見遺囑方式。信託財產是什麼?可否以房養老等相關案例分析。

為了讓失智者度過舒適與尊嚴的最後一哩路,本課程將介紹失智症末期症狀處置與照護,如何提供安寧緩和照護之需求與評估,目前失智與末期衰弱老人等符合健保安寧療護對象,社區安寧伙伴應具備更多照護末期衰弱老人知識技能與經驗,包括預立醫療自主計晝等,協助失智照護人員具有期本認識,並提供失智長輩更好的生命末期醫療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