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課的選項

2022年全院資通安全通識課程,第(四)堂:後疫情時代的智慧醫療(衛生福利部龐一鳴處長)

邁向行動簽章 推升遠距醫療/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 龐一鳴

龐一鳴說有人說用AI做疾病預測很先進,但碰到 COVID-19 似乎沒太大效果,主要癥結在於過去談都圍繞在慢性病或癌症,較少著墨於傳染病,但經過這次疫情,絕對會影響未來的資源配置。

回顧2016年第十次全國科技會議,當時多是用慢性病觀點來談精準醫療、基因此對,而且可以拿來做學術分析的健保資料庫,僅是結構化的就醫記錄資料。但到了最近兩年出現明顯轉折,開始推動人工智慧AI應用,且一舉納入健保資料、電子健康紀錄(HER)、癌症登記、罕見疾病資料庫乃至Biobank等多元數據,可望為精準醫療創造更大發展契機。

另一個同樣值得期待的機會,則來自遠距醫療。遠距醫療的核心在於看病,既然要看病,分處兩端的醫、病,彼此間要有信任機制,舉凡醫療機構憑證、醫事人員憑證、健保卡和eID皆是構成信任機制的必要元素,所以未來這些憑證都必須走向行動簽章,才可望推進遠距醫療的發展。

龐一鳴接著說,此次疫情期間,臺灣充分援引開源碼軟體、加速取得外部資源,因而造就不錯的敏捷力,產生良好的科技防疫成效;但他提醒,使用開源碼軟體的同時,仍須針對資安議題多所權衡,切記「資安即病安」,縱然過往臺灣醫療界在資安防護上做得不差,但仍舊不宜掉以輕心,所以近年衛福部積極推動醫療領域資安聯防機制。道理便在於此。

資料來源:

https://www.cio.com.tw/intelligent-medicine-in-the-post-outbreak-age/?utm_campaign=TextRecommend

後疫情時代的智慧醫療 2021-07-01

 

自行選課 (學生)